五金之家讯:“产能居高不下的国内大小钢企,面对经济下滑需求不振的挑战,进入‘严冬’,看谁能撑到最后。”这成为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科技大会国内钢企负责人的共同感受。有钢企负责人甚至表示,钢铁市场的“严冬”还需要至少三至五年,这就要求钢铁企业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寻求钢铁工业新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盈利模式。
进入历史最差的时候
“现在已经是历史最差的时候,形势比2008年严峻得多。去年行业毛利率不到0.4%,已经是20多个行业中最低。以我们做企业的体会,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实际上是亏损的。”马钢科技创新部经理张建说。据张建介绍,马钢主业粗钢本部营收已处于盈亏线以下。
而在华菱湘钢副总工程师刘永龙看来,钢贸企业“蓄水池”作用在减小,不愿意拿货,而钢铁企业也不愿降速,不想减产,市场销量没有起色,但钢厂库存在不断增加。钢铁行业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据刘永龙介绍,由于钢价跌幅接近腰斩,华菱湘钢营收预计也将下降40%至50%,目前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0%以上,管理者收入相应大幅降了40%。
近期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一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公路建设项目。此举被钢材界业内人士认为是“托市”。对此,张建认为,短期内钢市行情会有小起伏。对于长期影响,张建则持悲观看法,“这轮冬天肯定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张建同时表示,这也是转型战略机遇期。
产能无序扩张背后的隐忧
在张建看来,造成钢企“熬不过去”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产能过剩。
“2006年开始的房地产火爆,触动了钢铁产能的全面爆发。”这是刘永龙认为钢企普遍“放纵”的最大诱因。在此之前,华菱湘钢原有产能300万吨,三五年时间内迅速扩展到1000万吨。
五金之家主要为五金,五金工具,五金交电,五金配件十大品牌行业提供的各种新闻资讯、五金工具的装修效果图、五金工具网上商城和五金工具的分类信息,敬请登陆五金之家:http://wujin.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