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市场:中国光伏产业需反思的四件事

   更新日期:2017-03-27     来源:建材之家    作者:五金之家    浏览:47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期,中国光伏产业连遭来自美国和欧盟的两记“大棒”: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称已对从中国光伏企业进口的硅片、电池、组件启动反补贴调查;同一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终裁,确认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纷纷扰扰的“双反”发展到今天,其结果已经基本确定,美国市场的大门向大部分中国企业说再见。同样,欧盟的初裁和终裁虽尚未揭

五金市场:多面压力突袭 谁为五金企业“松绑”

推荐简介:成本关、用工关、汇率关、融资关、税负关……在9月21-23日举行的中国国际五金展上,一位中小五金企业主接受笔者采访时感叹,现在中小企业发展真的很不容易,需要“过五关斩六将”。五金企业面临的正是转型升级第一个难关——成本关。今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租金、资金等多项成本大幅上涨,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缺乏议价能力,无法通过定价转......
五金之家讯:近期,中国光伏产业连遭来自美国和欧盟的两记“大棒”: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称已对从中国光伏企业进口的硅片、电池、组件启动反补贴调查;同一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终裁,确认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惩罚性关税。纷纷扰扰的“双反”发展到今天,其结果已经基本确定,美国市场的大门向大部分中国企业说再见。同样,欧盟的初裁和终裁虽尚未揭晓,但结果一定与美国相似,中国光伏企业无需再抱有侥幸心理。相反,中国光伏行业和光伏企业都应反思四件事情,避免在扶持中重蹈覆辙。

反思一:反制“双反”政府因何底气不足

在美欧“双反”公布的前几天,中国商务部公布了两项措施:一是中国商务部决定从11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二是中国政府正式向世贸组织提出抗议,指控欧盟对太阳能板主要零部件产业进行补贴。中国选择在美国双反“终裁”和欧洲正式启动调查之前公布的这两项反制措施,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在提前获知结果时不得已采取的强硬手段。

在对待美国和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态度上,中国政府一直显得底气不足,似乎仅仅停留在谴责阶段,真正采取的措施也是在观望,依据美欧的动向伺机而动。如果深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这种极度的尴尬现象与光伏产业布局的不合理和关键技术的缺失息息相关。

在产业布局方面,中国光伏聚焦于制造领域,终端市场受制于人。对于任何的产业,终端永远都是最有发言权的,也永远都能占据利润的制高点。这种畸形结构使得中国的反制措施不能过于激烈,否则一旦真正的贸易战来袭,受影响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还是中国光伏企业。从这一点来讲,中国企业更惧怕贸易战。政府有关部门深知这一点,于是更多的反制措施还是停留在语言上。

技术方面的缺失更是让中国打不起“贸易战”,也缺乏打贸易战争的资本和武器。中国光伏设备绝大部分来自于海外,海外设备市场份额大,但其售价却较高,既谈不上反补贴,更无反倾销之说。国外光伏设备其先进性优于国产同类设备,所以其市场份额的取得更多的是技术过硬的结果,并无不妥之处。同样的道理,中国若从多晶硅入手来回击“双反”,现阶段来看也是投鼠忌器。中国多晶硅的产能和产量已能够满足现有需求,但价格却远高于国外,一旦采取高额税率,仅利好于少数几家国产多晶硅厂商,却将众多的中下游企业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毕竟国外多晶硅产品的售价极低,而多晶硅的价格又是支撑电池组件企业低价竞争的重要因素。

从以上两点来看,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很难在现有局势下力挽狂澜,只能另辟蹊径,以求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反思二:企业未能摆脱“中国式”运营模式

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中国企业在此方面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但令人遗憾的是,未能摆脱“中国制造”技术含量低这一梦魇。以逆变器行业为例,中国逆变器行业高峰时数量接近300家,数量之多使得价格下滑较快,逆变器的利润率在一夜之间跌入谷底。从价格方面来看,中国逆变器行业价格较低,价格优势使其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大量份额,但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也因为中国产品特有的价格优势,国外逆变器产品很难打入中国市场,中国产品同样无法进入国际,两者之间在市场份额的夺取方面未形成交叉,所以SMA作为逆变器行业的龙头老大,其市场份额一直遥遥领先,占据全球逆变器市场的半壁江山。

权威调研机构IMSResearch发布的光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排名显示,2011年度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五,占比3.4%;与此同时,阳光电源2011年度在全球光伏逆变器销售额榜单中排名第十七位,其销售额和出货量不成比例。逆变器巨头SMA曾经表示,宁肯面临全球市场份额下滑的危险,也不会冒险进入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市场实在没钱可赚。

通过前面几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的得知,中国逆变器产品驰骋国内的根本原因还是价格优势,而非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就质量而言,中国逆变器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大部分核心元器件从国外进口,产品同质化严重,仍处于加工制造或者组装阶段。

不仅是逆变器环节,中国光伏各产业链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即过度的重视规模化效益,而忽视了产品技术方面的创新。规模化确实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却未能产生与此相对应的终端市场,造成今天光伏行业全线溃败的尴尬局面。笔者将这种运营方式归纳为典型的中国式运营模式,光伏产业亦是如此,看似一个光伏生产大国,却仍是毫无争议的扮演了世界加工厂的角色。

五金之家主要为五金,五金工具,五金交电,五金配件十大品牌行业提供的各种新闻资讯、五金工具的装修效果图、五金工具网上商城和五金工具的分类信息,敬请登陆五金之家:http://wujin.jc68.com/
小程序码
 
打赏
 
更多>文章标签:五金之家
更多>同类五金交电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点击排行更多...
五金交电商机更多...
五金交电圈更多...
最新视频更多...
推荐产品更多...
陶瓷头条 | 空调头条 | 卫浴头条 | 洁具头条 | 油漆头条 | 涂料头条 | 地板头条 | 吊顶头条 | 衣柜头条 | 家居头条 | 老姚之家 | 灯饰之家 | 电气之家 | 全景头条 | 照明之家 | 防水之家 | 防盗之家 | 区快洞察 | 深圳建材 | 香港建材 | 佛山建材 | 广州建材 | 东莞建材 | 惠州建材 | 南宁建材 | 崇左建材 | 来宾建材 | 河池建材 | 贺州建材 | 百色建材 | 玉林建材 | 贵港建材 | 钦州建材 | 防城港建材 | 北海建材 | 梧州建材 | 桂林建材 | 柳州建材 |
建材 | 720全景 | 企业之家 | 移动社区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 粤ICP备14017808号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五金之家